查看原文
其他

《改革》2021年第1期目录及内容摘要

改革杂志 2021-09-20
更多精彩,请点上方关注我们




目录

本刊特稿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未来取向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宏观预测课题组(1)


大数据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

      ......许宪春  王洋(18)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


中国共产党民营经济政策演变及其理论创新:1921—2021

      ......刘凝霜  程霖(36)


数字经济研究专栏


数字贸易、产业结构升级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

      ......姚战琪(50)


数字贸易规则:关键议题、现实挑战与构建策略

      ......熊鸿儒  马源  陈红娜  田杰棠(65)


国民经济


推进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方法论

      ......肖红军(74


脱实向虚、企业家劳动异质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周密  郭佳宏  朱俊丰(92)


农业经济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产要素投入与收入的影响

      ——基于长期连续跟踪大样本农户数据

      ......刘浩  刘璨  刘俊昌(109)


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溢价:客观事实、结构特征与政策取向

      ......祝国平  郭连强  李新光(125)


区域经济


城镇化质量评价与高质量城镇化的推进方略

      ......苏红键(134)


城镇化 2.0 的新动力与新特征

      ——基于手机用户大数据的分析

      ......张颖  卓贤(146)


《改革》社评  


科学认识新发展格局

      ......文丰安(扉页)





01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

未来取向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宏观预测课题组


摘   要:2020年,中国迎难而上,果断抗疫,精准复产复工,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0年,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出口在全球贸易萎缩的背景下实现正增长,消费由于疫情导致的就业尤其是服务业就业减少、居民收入增速下降等因素出现了明显放缓。展望中长期发展,应积极培育需求,打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具体而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通过推动经济地理再布局,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点;在产业有序转移的过程中实现产业升级;保经济安全底线,重点关注产业链、能源和金融三个领域的安全问题;优化互联网平台监管。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地理再布局;经济安全;互联网平台监管


课题组组长:李稻葵,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课题组成员:厉克奥博、黄张凯、李冰、陆琳、郭美新、龙少波、伏霖、冯明、徐翔、石锦建、金星晔、吴舒钰、胡思佳、陈大鹏、李雨纱、张驰、周彭、张鹤、郎昆、王子航。

  

02
大数据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


许宪春   王  洋


摘   要: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数据收集、存储、加工处理和开发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大数据的规模迅速扩大,种类不断增多,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类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同,大数据在不同类型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场景有所不同,其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差异。现阶段,企业在应用大数据时面临着数据标准不一、人才短缺、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存储成本高昂等挑战。为此,应加强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加快培育复合型大数据人才,完善网络及大数据安全体系建设,促进大数据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生产经营;应用场景


作者简介:许宪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王洋,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03

中国共产党民营经济政策演变及其

理论创新:1921—2021


刘凝霜   程  霖


摘   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探索扎根中国实践且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民营经济政策。中国共产党民营经济政策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三个阶段。在系统勾勒其历史变迁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共产党民营经济政策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来源,同时提炼并总结了民营经济政策中蕴含的理论创新元素,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民营经济政策在突破苏联模式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约束、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所有制的设想、探寻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推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政策


作者简介:刘凝霜,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程霖,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04

数字贸易、产业结构升级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


姚战琪


摘   要: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能显著提升中国创新能力,而发展数字贸易是促进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重要途径。研究数字贸易的影响因素以及数字贸易通过哪些途径对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影响,是理顺数字贸易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关系的关键任务。利用中国30个省(区、市)的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析了数字贸易综合竞争力对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信息化水平、政府科技支出占比、进出口贸易、劳动生产率通过数字贸易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但政府科技支出对中国数字贸易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最小;数字贸易通过人力资本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R&D强度在数字贸易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起中介作用;数字贸易通过R&D强度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其对产业结构的作用能通过人力资本、R&D强度进行传导。因此,要加快推动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大力提升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政府科技支出对数字贸易综合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字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产业结构


作者简介:姚战琪,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05

数字贸易规则:关键议题、现实挑战与

构建策略


熊鸿儒   马  源   陈红娜   田杰棠


摘   要:建立和完善数字贸易发展的制度框架是国际贸易领域重要的新兴议题,也是各国对WTO改革最关切的议题之一。跨境数据流动、数字税收、数据(设施)本地化、数字贸易市场准入、数字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跨境电商便利化是建立全球数字贸易框架的关键议题。目前,跨境数据流动共识规则缺失,数字产品或服务征税争议较大,数据(设施)本地化立场不同,云计算服务分类和准入存在分歧,保护数字知识产权诉求较多,贸易便利化规则尚不明确。中国支持全球各国在WTO框架下开展数字贸易新议题、新规则的谈判,具体建议包括:确立WTO在解决跨境数据流动问题上的核心地位;建立鼓励创新、兼顾公平的数字税收规则;建立以保障网络安全为基础的数据本地化规则;尊重各国在数字领域市场准入方面的关切;合理保护数字知识产权;积极促进数字贸易便利化。

关键词:数字贸易规则;数字贸易发展;数字贸易框架


作者简介:熊鸿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马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红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助理研究员;田杰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06

推进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

结构调整的方法论


肖红军


摘   要:现有对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基本导向可以归纳为功能导向、效率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政策导向,这些方法逻辑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贡献性,但尚不能有效刻画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完整“画像”。这里对已有的五个基本导向进行了细化,将能力导向作为补充,并针对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识别、行业领域决策和实现方式设计三个纵向逻辑构面,分别构建了适应性的方法逻辑耦合,形成了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整合性方法论。针对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六大核心问题,即“量”“质”问题、“国”“民”问题、“进”“退”问题、“内”“外”问题、“央”“地”问题、“产”“融”问题,可以从整合性方法论中选择适宜的方法逻辑组合予以回答。整合性方法论在现实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的有效应用,需要树立全局思维、生态思维、动态思维、问题思维和场域思维。

关键词: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作者简介:肖红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07
脱实向虚、企业家劳动异质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周  密   郭佳宏   朱俊丰


摘   要:融合劳动价值论和新熊彼特增长理论,考虑需求结构升级、企业家劳动异质、经济增长导向三大假设,构建多部门新熊彼特增长模型,并运用31个省份1993—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脱实向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是:“脱实向虚”引致企业家创新性劳动减少,生产率参数受阻,经济增长率下降。这使得新古典框架下“从资本向全要素生产率升级的创新性劳动偏向型道路”可能转向“从资本向投机演变的投机性交易劳动偏向型道路”,出现供给侧结构性失衡。只有优先解决“脱实向虚”带来的供给侧结构性失衡,才能回归供给侧的正常资源配置结构,因此,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不能简单仿效西方进行管制放松或自由化,而应先运用政府之手,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将投机性交易劳动关进“笼子”;进而运用市场之手,优化资源配置,释放创新性劳动的活力。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实向虚;经济增长


作者简介:周密,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郭佳宏,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朱俊丰,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


08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产要素投入与收入的影响

——基于长期连续跟踪大样本农户数据


刘  浩   刘  璨   刘俊昌


摘   要:利用6省区、15县市、2707个样本农户1995—2016年连续跟踪调研数据,在充分考虑相关政策和市场因素等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定量估计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采用递归方程模型估计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直接影响(退耕还林补助与放弃的退耕地种植业收益之差)和间接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引起生产要素配置调整带来的收入变化)。结果表明:第一,农户参与退耕还林使其耕地经营面积减少25.06%,林地经营面积增加57.88%,以土地为基础的生产费用减少11.41%,非农劳动力投入增加9.99%;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劳动力投入和种植业集约经营未产生显著影响。第二,退耕还林工程直接增加了样本农户3.73%的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间接增加了8.57%的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和7.85%的非农收入。第三,相对于黄河流域,退耕还林工程对长江流域样本农户收入的直接影响较大,但间接影响较小。在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设计中,需充分重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产要素投入和收入的影响及其路径,强化因地制宜的理念。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生产要素投入;农户收入


作者简介:刘浩,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生态安全研究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刘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俊昌,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09

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溢价:

客观事实、结构特征与政策取向


祝国平   郭连强   李新光


摘   要:“三权”分置改革的核心是通过放活土地经营权,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近年来,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实践中,部分地区的规模化流转出现溢价已经成为基本事实。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溢价虽然能够增加流转农户的收入,保障承包户的财产权利,但也会制约土地规模经营,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从来源性质来看,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溢价可分为规模溢价、风险溢价和投资溢价。不同性质溢价的生成机理和应对思路不尽相同,应当加以区分对待。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价格的形成及其调控应以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农民的合理利益为原则。在政策导向上,应保护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的规模溢价,规范风险溢价,并重构投资溢价。

关键词: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流转价格;溢价结构


作者简介:祝国平,吉林财经大学吉林农村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郭连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李新光,吉林财经大学吉林农村金融研究中心讲师。

  

10

城镇化质量评价与高质量城镇化的

推进方略


苏红键


摘   要:明晰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和状况,是推进和实现高质量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质量是指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城市之间、人地之间的结构关系,高质量城镇化则是指城乡融合发展、城市内部融合、城市体系优化、人地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利用四个维度八个指标对2013年以来我国总体城镇化质量和各省份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总体城镇化质量不断改善,各省份城镇化质量呈现显著的地方特征,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标与城镇化率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推进高质量城镇化,应针对各地城乡发展差距的不同特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市民化和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促进城市内部融合;推进各地中心城市带动省域城市包容性发展,促进城市体系优化;创新推进按照常住人口配置建设用地,促进人地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高质量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苏红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信息化与城镇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11

城镇化2.0的新动力与新特征

——基于手机用户大数据的分析


张  颖   卓  贤


摘   要:我国城镇化动力已出现结构性变化,城乡人口迁移不再是城镇化第一动力。城城之间人口流动规模加大,城市之间日常人口流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已进入以核心大城市边界扩张为主要形态的都市圈化阶段。本文利用百度地图慧眼大数据量化城市网络间的人口往来,识别出20个都市圈,并从四个新视角评估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特征。为有效发挥都市圈化蕴含的结构性增长动力,国土空间规划要充分考虑大数据所反映出的城镇化新特征;在各都市圈内应设立跨行政区域协调委员会,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化;利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模式开发都市圈。

关键词:城镇化;都市圈化;都市圈建设


作者简介:张颖,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卓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公众号ID:gaige-zazhi▼

最新动态

扫码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